四川在线_四川新闻门户网站

热门TAG标签:

观点特写 | 刘爱明:现金是企业的“抵抗力” 线上化趋势不可逆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0-03-16

  观点地产网 早春的深圳,华侨城创意园里的中城新产业园区里绿意满满。中城新产业园董事长刘爱明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进行观点2020年度演讲,一同分享他对于与生态优化的思考。

  刘爱明曾在观点地产新媒体的采访中说过,创业以后他的精神越来越好。事实的确如此,他脸上挂着奋斗者的笑容,充满着奋斗的活力。作为一个马拉松长跑爱好者,刘爱明曾把创业形容成是一次长跑。在这场创业长跑中,“疫情”成了漫漫长路中值得思考与探讨的一环。

  针对此次疫情所带来的影响,刘爱明分享了他对于从“现金利润”、“轻重资产”两方面分析的企业现金流的重要性,以及“线上化”所催生的一系列企业在组织形式、运营成本等方面的变革趋势,同时思考企业应急系统搭建的思考,最后分享了对园区企业未来发展机遇的看法。

  疫情下的思考:现金流、轻重资产、线上化趋势与应急管理系统

  首先,刘爱明提到是企业意识层面的问题,他认为企业应该改变对“疫情”的认识,不能把疫情看作是一个例外。他提出,企业需要构筑一套体系应对,要思考如果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要如何应对,这样的思考才会更加深入和有效。

  在企业的现金流方面,刘爱明认为,对现金流是否充足的问题,不能只满足于“够发两个月工资”,而是探讨“是现金重要还是利润重要”。他把拥有“现金”比作企业的“抵抗力”,如果抵抗力不够就无法抵挡疫情所带来的影响。

  与“现金流”相关的是企业“利润”,有较高利润率的企业才能更好地积累现金,拥有好的抵抗能力。

  第二点,他谈到了“轻重资产”的问题。

  近年来,企业纷纷提出了“把资产做轻”这样的论调,刘爱明认为,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,重资产企业所拥有优势非常明显。他以房地产公司为例,“对于房企而言发工资根本不是问题,因为房企有几亿甚至数十亿的现金,与工资相比完全不是同一个数量级。而对于园区经营的企业,房租、人工在利润的占比都需要思考和计算”。

  刘爱明续称,“我觉得未来是要轻重并举,往往这时候有一些好的资产在手上,可能是度过难关的一个方法。所以未来完全资产做轻是不对的。” 

  此外,他还从角度,对最近比较风靡的大众创业模式提出自己的看法。

  “靠着一个T搞一点天使融资,三年都不盈利,这种模式是值得探讨的”,刘爱明提出创业企业“盈利能力”非常重要。

  他坦言,“如果我是投资人,这样的企业我根本不投。最好你上来就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,这是底线,自己挣的钱要够发工资,不能说三年都不盈利”。

  对于疫情带来影响的第二方面,刘爱明提到“线上化”的问题,他认为“线上化是不可逆的一种趋势,企业应该从战略主主动拥抱这种变化。”

  据刘爱明分析,“线上化”作为一种催化剂会带来企业运营成本、雇佣关系、企业办公场景等方面的变化。“原来我们对线上的东西有些抗拒,最近一个月我也试了,我们也在线上办公、开会,我觉得效果不错,这在未来可能是一个趋势。”

  刘爱明提到,“线上化”首先可以降低成本,有一些岗位可以不需要到办公室办公,进而形成新的雇佣关系。此外,因为到办公室的人变少,办公室可以设置流动的工位,同时减少工位的数量,进而降低成本。他认为,还可以通过实现业务的线上化、服务线上化和客户数据线上话等等提高效率。

  “线上化”还带来了“线上管理”的问题,刘爱明提出,“我们的组织形式未来可能是大公司、小团队,我们要形成小团队的协同作战模式,不需要一个部门弄几十个人、几百个人,宁愿用三五个人一个团队这样的模式去作战”。他认为,在疫情突发的情况下小团队应对会比较自如,他提倡“在组织上我们强调小团队,强调团队之间的协同和配合”。

  针对疫情,刘爱明提出的第三个方面的思考是关于“应急管理系统的搭建”。

  “好的企业是波澜不惊的,它看起来永远没事”,刘爱明坦言,“只有不好的企业才出来一个大事,需要去应对,大家众志成城把这个事拿下,这不是好事”。

  他以曾经就职的万科为例,“原来我在万科的时候,也经常会有一些客户的群诉,马上企业内部的应急体系要启动。经常在半夜就要跟郁亮开会,这个事就是直接捅到老大那里”。他认为,应该是企业建立应急管理体系,更好地解决突发情况。他同时强调处理的及时性,否则会让事情变得更为严峻。

  除了建立应急体系,刘爱明提到,企业在突发情发生后,应对媒体和公众时发言应该非常的谨慎。当中他还提到全员意识的问题,“我们每个人都要戴口罩,这实际上是全员意识的问题,每个公司都要有这样的全员意识。”

  刘爱明用的一句话来形容企业如何应对疫情,那就是——“要把公司做小,把产品做好,把员工做精,把服务做好,把市场做大”。

  健康、智能制造领域是产业地产的机遇所在

  刘爱明还分享了他对产业地产的一些思考。

  他认为产业跟房地产公司不一样。对于产业地产行业,产业生态是非常重要。因为产业链的分工非常细,也非常长,几乎没有一个企业能从头做到尾。

  刘爱明把产业生态链比作是“森林”,认为不能只要。 他认为,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,企业没有重要不重要之分,只有分工协作之说。

  刘爱明预计产业生态的趋势会在未来得到不断地强化,他称“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门类都有的国家,是中国的优势所在”。

  在产业园区的经营方面,刘爱明认为最重要的是给客户解决一些痛点的需求,他以中城新产业园的天集社为例,“我们中城的天集社在这次疫情中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,把非常多的企业诉求立刻在平台上发布,立即通过产业链整合,满足企业的复工、生产、销售等等方面的需要。这是产业生态优化方面,我们现在做园区实际上是要做某个细分产业的生态系统。”

  在演讲的最后,刘爱明谈及产业地产发展的机遇,当中提到健康产业和智能制造领域。

  在健康产业方面,他认为国内医疗人员严重不足,健康产业方面的缺口非常大,预计有5000亿到1万亿的市场,另外在软件方面也有大量的缺口。“我们需要做得更专业,去弥补这样一个市场缺口,也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”。

  在智能制造领域,他提到远程医疗、还有,他认为在这次疫情当中远程医疗和5G的使用效果很好。他预计未来会加速往智能制造的领域发展,“我们整个智能制造的大领域需求量会非常大,所以我们要调整方向,要往这边深化”。

  刘爱明曾在观点地产新媒体之前的采访中坦言,“一家小民营企业提出服务中国制造业转型,这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”,在这场漫长的马拉松赛上,刘爱明的信念依旧坚定而扎实地走向他心中的“窄门”。